diff --git a/README.md b/README.md index 3d5fcac..f09e887 100644 --- a/README.md +++ b/README.md @@ -9,6 +9,8 @@ 2. 增加扫描失败重试机制,避免出现漏扫; 3. 增加响应Content-Type白名单,静态文件不扫描; 4. 限制每次扫描向AI请求的最大字节,避免因请求包过大导致扫描失败。 +- 2025.02.25 + 1. 优化文件目录结构,优化终端输出。 ## 工作流程 @@ -55,8 +57,8 @@ ## 使用方法 1. 下载源代码; -2. 编辑`config.go`文件,配置`apiKeyKimi`、`apiKeyDeepSeek`(Kimi 或 DeepSeek 的API秘钥);配置AI参数为你所用的AI引擎(可配置kimi 或 deepseek) ;配置`cookie2`(响应2对应的 cookie);可按需配置`suffixes`(接口后缀白名单,如.js); -3. `go build`编译项目,并运行二进制文件; +2. 编AIAPIS目录下的`config.go`文件,配置`apiKeyKimi`、`apiKeyDeepSeek`(Kimi 或 DeepSeek 的API秘钥);编辑跟目录下的`config.go`配置AI参数为你所用的AI引擎(可配置kimi 或 deepseek) ;配置`cookie2`(响应2对应的 cookie);可按需配置`suffixes`(接口后缀白名单,如.js); +3. 执行`go build`编译项目,并运行二进制文件; 4. 首次启动后需安装证书以解析 HTTPS 流量,证书会在首次启动命令后自动生成,路径为 ~/.mitmproxy/mitmproxy-ca-cert.pem。安装步骤可参考 Python mitmproxy 文档:[About Certificates](https://docs.mitmproxy.org/stable/concepts-certificates/)。 5. BurpSuite 挂下级代理 `127.0.0.1:9080`(端口可在`mitmproxy.go` 的`Addr:":9080",` 中配置)即可开始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