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KiB
安全资讯日报 2025-08-16
本文由AI自动生成,基于对安全相关仓库、CVE和最新安全研究成果的自动化分析。
更新时间:2025-08-16 02:33:58
今日资讯
🔍 漏洞分析
- CISA 将 PaperCut RCE 漏洞标记为攻击利用,请立即修补
- NextCyber学习记录—ThinkPHP5 5.0.22/5.1.29 远程代码执行漏洞
- 0050. OAuth 开放重定向至 ATO:一个链接,所有平台均遭入侵
🔬 安全研究
🛠️ 安全工具
📚 最佳实践
🍉 吃瓜新闻
📌 其他
- 赛事:2025年ISG网络安全技能竞赛“观安杯”管理运维赛
- 《CNVD官方认证》
- 内附优惠 | 技术硬就敢冲!OSCP 不卡身份(在校 / 社会均可报)
- 智竞向未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启幕!
- Certify 2.0 更新
-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 分享图片
安全分析
(2025-08-16)
本文档包含 AI 对安全相关内容的自动化分析结果。概览
CVE-2025-44228 - Office文档RCE漏洞,silent exploit builder
📌 漏洞信息
| 属性 | 详情 |
|---|---|
| CVE编号 | CVE-2025-44228 |
| 风险等级 | CRITICAL |
| 利用状态 | 理论可行 |
| 发布时间 | 2025-08-15 00:00:00 |
| 最后更新 | 2025-08-15 16:20:12 |
📦 相关仓库
💡 分析概述
该仓库(https://github.com/Caztemaz/Office-Exploit-Cve2025-Xml-Doc-Docx-Rce-Builder-Fud)旨在开发针对CVE-2025-44228等漏洞的Office文档利用工具,特别是使用silent exploit builder技术。该项目主要针对Office文档,包括DOC文件,通过恶意载荷和CVE利用来实现RCE。最新提交信息显示,作者仅更新了LOG文件中的日期,没有实质性的代码变更,表明项目可能处于开发初期或持续更新中。由于描述中提到了'Office 365',表明可能存在影响范围。
🔍 关键发现
| 序号 | 发现内容 |
|---|---|
| 1 | 针对Office文档的RCE漏洞 |
| 2 | 利用silent exploit builder技术 |
| 3 | 文档类型包括DOC等 |
| 4 | 可能影响Office 365平台 |
🛠️ 技术细节
漏洞利用涉及恶意载荷和CVE的结合。
利用方法可能包括构造恶意的Office文档,触发RCE。
修复方案:及时更新Office软件,禁用宏,使用安全软件检测恶意文档
🎯 受影响组件
• Office 文档处理软件
• Office 365
⚡ 价值评估
展开查看详细评估
该漏洞利用针对Office文档,影响广泛,且描述中提到了RCE,满足远程代码执行的价值判断标准。虽然没有明确的POC或利用代码,但项目目标明确,表明可能存在潜在的利用可能。
CVE-2025-24893 - XWiki RCE漏洞,远程代码执行
📌 漏洞信息
| 属性 | 详情 |
|---|---|
| CVE编号 | CVE-2025-24893 |
| 风险等级 | CRITICAL |
| 利用状态 | POC可用 |
| 发布时间 | 2025-08-15 00:00:00 |
| 最后更新 | 2025-08-15 16:16:35 |
📦 相关仓库
💡 分析概述
该仓库提供了针对XWiki远程代码执行漏洞(CVE-2025-24893)的PoC。仓库包含PoC脚本(CVE-2025-24893.py)和README.md文档,README文档详细介绍了漏洞信息、利用方法和使用说明。提交更新了README.md文档,增加了漏洞细节和使用说明,并添加了演示截图。 PoC脚本通过构造payload利用SolrSearch Macro的Groovy代码执行功能实现远程代码执行。代码质量良好,提供了漏洞验证和命令执行功能,方便进行漏洞测试和利用。
🔍 关键发现
| 序号 | 发现内容 |
|---|---|
| 1 | XWiki SolrSearch Macro Groovy代码执行漏洞 |
| 2 | 未授权远程代码执行 (RCE) |
| 3 | PoC 验证和命令执行 |
| 4 | 影响版本:所有低于15.10.11, 16.4.1, and 16.5.0RC1 |
| 5 | 利用条件简单,直接构造payload |
🛠️ 技术细节
漏洞原理:XWiki的SolrSearch Macro在处理用户输入时,未对Groovy代码进行充分过滤,导致攻击者可以通过构造恶意payload,执行任意Groovy代码。
利用方法:通过构造payload,利用SolrSearch Macro的Groovy代码执行功能,执行任意命令。PoC脚本提供了-c参数,可以执行指定的命令。
修复方案:升级到 XWiki 版本15.10.11, 16.4.1, 或 16.5.0RC1。
🎯 受影响组件
• XWiki
• SolrSearch Macro
⚡ 价值评估
展开查看详细评估
该漏洞为未授权远程代码执行漏洞,影响广泛使用的XWiki,且有明确的利用方法和PoC,危害巨大,可以完全控制服务器。 漏洞危害高,且已有可用的PoC。
CVE-2025-25256 - FortiSIEM 远程命令执行检测工具
📌 漏洞信息
| 属性 | 详情 |
|---|---|
| CVE编号 | CVE-2025-25256 |
| 风险等级 | CRITICAL |
| 利用状态 | POC可用 |
| 发布时间 | 2025-08-15 00:00:00 |
| 最后更新 | 2025-08-15 16:11:50 |
📦 相关仓库
💡 分析概述
该漏洞利用在FortiSIEM中存在未授权远程命令执行漏洞,攻击者可以通过特制的网络请求执行任意命令。渗透检测脚本利用自定义包构造,触发目标系统执行命令,验证是否存在漏洞。
🔍 关键发现
| 序号 | 发现内容 |
|---|---|
| 1 | 利用自定义SSL包发送特制请求,执行命令 |
| 2 | 影响多个版本的FortiSIEM(详见修复建议) |
| 3 | 无需身份验证即可触发,存在远程代码执行风险 |
🛠️ 技术细节
漏洞原理:通过构造特制的SSL包,利用未授权命令执行漏洞实现远程控制
利用方法:运行提供的检测脚本,向目标IP发送恶意请求,如果响应正常,说明系统存在漏洞
修复方案:升级至官方修复版本或应用安全补丁
🎯 受影响组件
• FortiSIEM 7.3.0至7.3.1
• FortiSIEM 7.2.0至7.2.5
• 其他版本请参照官方修复建议
💻 代码分析
分析 1:
提供完整的检测/利用脚本,含命令行参数解析和自定义请求构造
分析 2:
测试用例:通过IP地址验证漏洞,输出结果明显
分析 3:
代码结构简洁,功能明确,易于复现和二次开发
⚡ 价值评估
展开查看详细评估
脚本包含完整的利用代码和检测流程,演示了远程命令执行的具体利用方法,影响广泛的一线企业基础设施,具有高度安全价值。
CVE-2025-32463 - Linux Sudo chroot命令的本地权限提升漏洞
📌 漏洞信息
| 属性 | 详情 |
|---|---|
| CVE编号 | CVE-2025-32463 |
| 风险等级 | CRITICAL |
| 利用状态 | POC可用 |
| 发布时间 | 2025-08-15 00:00:00 |
| 最后更新 | 2025-08-15 16:10:19 |
📦 相关仓库
💡 分析概述
该漏洞允许本地用户通过错误配置的sudo chroot命令实现权限提升至root,从而完全控制系统。这是由于sudo在处理chroot操作时的权限管理不当导致的。
🔍 关键发现
| 序号 | 发现内容 |
|---|---|
| 1 | 漏洞要点:sudo chroot命令的权限控制不严,允许非特权用户执行越界操作 |
| 2 | 影响范围:主要影响使用sudo且允许特定chroot配置的Linux系统(如Ubuntu、Debian、CentOS等) |
| 3 | 利用条件:具有sudo权限的用户执行特定命令时,配置疏漏使其可进行权限提升 |
🛠️ 技术细节
漏洞原理:sudo允许用户在未获得完整权限情况下调用chroot,未充分验证权限导致用户可在chroot环境外执行命令,达到权限提升
利用方法:用户通过配置或环境利用sudo chroot命令,切换到root权限的环境,从而获得root shell
修复方案:升级sudo到最新补丁版本,严格限制sudo配置中的chroot权限,并审查sudoers文件中相关规则
🎯 受影响组件
• sudo 1.9.14至1.9.17版本(具体版本需确认每个发行版的修复状态)
💻 代码分析
分析 1:
POC脚本验证了漏洞存在,给出攻击示例,代码质量良好且易于理解
分析 2:
测试用例显示在不当配置环境下可实现权限提升
分析 3:
代码设计简洁,重点在利用sudo配置漏洞进行未授权权限升级
⚡ 价值评估
展开查看详细评估
该漏洞具有远程/本地权限提升的风险,已存在可用的POC,影响范围广泛,危害严重,符合价值判断标准。
CVE-2025-20682 - 注册表利用漏洞,可能被用作隐秘执行载荷
📌 漏洞信息
| 属性 | 详情 |
|---|---|
| CVE编号 | CVE-2025-20682 |
| 风险等级 | HIGH |
| 利用状态 | POC可用 |
| 发布时间 | 2025-08-15 00:00:00 |
| 最后更新 | 2025-08-15 15:57:24 |
📦 相关仓库
💡 分析概述
该漏洞涉及利用注册表进行隐秘执行的技术,利用工具包括利用框架和CVE数据库,可能被用于隐蔽执行或绕过检测。通过注册表漏洞实现静默payload加载,具有一定的攻击潜力。
🔍 关键发现
| 序号 | 发现内容 |
|---|---|
| 1 | 利用注册表漏洞实现隐秘执行 |
| 2 | 影响范围可能涉及Windows系统的注册表操作 |
| 3 | 利用条件不明确,但存在工具实现示例 |
🛠️ 技术细节
漏洞原理:利用注册表键值进行恶意payload的隐秘存储和触发实现绕过检测
利用方法:通过特制的payload或注册表修改实现隐蔽运行,结合FUD技术绕过安全检测
修复方案:加强注册表访问控制,修补相关已知漏洞,更新安全防护策略
🎯 受影响组件
• Windows操作系统注册表相关组件
💻 代码分析
分析 1:
仓库代码包含利用框架和POC实现,验证了利用方式
分析 2:
提交中有详细的变更记录,代码结构清晰,支持测试
分析 3:
代码质量较好,容易复现和验证该漏洞
⚡ 价值评估
展开查看详细评估
该漏洞利用注册表进行隐秘payload执行,结合实际利用工具,具有实现隐秘攻击的潜力,且代码和POC存在,符合价值标准。
CVE-2025-31324 - SAP NetWeaver 7.x系列存在远程代码执行漏洞
📌 漏洞信息
| 属性 | 详情 |
|---|---|
| CVE编号 | CVE-2025-31324 |
| 风险等级 | CRITICAL |
| 利用状态 | POC可用 |
| 发布时间 | 2025-08-15 00:00:00 |
| 最后更新 | 2025-08-15 15:54:13 |
📦 相关仓库
💡 分析概述
该漏洞由ShinyHunters团体通过POC利用,影响所有7.x版本的SAP NetWeaver,攻击者可以远程上传并执行恶意JSP代码。
🔍 关键发现
| 序号 | 发现内容 |
|---|---|
| 1 | 远程代码执行漏洞,存在利用POC |
| 2 | 影响全部7.x版本的SAP NetWeaver |
| 3 | 利用者可上传并运行恶意JSP脚本 |
🛠️ 技术细节
攻击原理:利用SAP NetWeaver上传ZIP压缩包作为恶意JSP文件,从而实现远程代码执行
利用方法:通过POST请求向特定接口上传包含恶意代码的ZIP包,触发远程命令执行
修复方案:建议升级SAP NetWeaver至厂商提供的安全版本,或应用厂商发布的安全补丁,禁用易受影响的接口
🎯 受影响组件
• SAP NetWeaver 7.x 系列系统
💻 代码分析
分析 1:
提交的POC包含完整利用代码,可用于验证漏洞真实性和开发检测工具
分析 2:
代码质量较高,结构清晰,有明确的利用步骤和测试样例
分析 3:
提供了详细的漏洞利用流程和测试用例,对安全研究和防御研发非常有价值
⚡ 价值评估
展开查看详细评估
该漏洞已被公开曝出,并提供了完整的POC代码,影响范围广泛且可被利用实现远程代码执行,价值较高。
CVE-2025-31258 - macOS沙箱逃逸漏洞利用RemoteViewServices
📌 漏洞信息
| 属性 | 详情 |
|---|---|
| CVE编号 | CVE-2025-31258 |
| 风险等级 | CRITICAL |
| 利用状态 | POC可用 |
| 发布时间 | 2025-08-15 00:00:00 |
| 最后更新 | 2025-08-15 15:28:53 |
📦 相关仓库
💡 分析概述
该漏洞通过调用私有框架RemoteViewServices中的PBOXDuplicateRequest函数,绕过沙箱限制,实现部分沙箱逃逸。利用者可借此在受影响macOS版本中执行任意代码,影响范围广泛。PoC已在GitHub公布,包含完整示范代码、测试流程及环境准备说明
🔍 关键发现
| 序号 | 发现内容 |
|---|---|
| 1 | 影响macOS版本10.15到11.5,影响广泛 |
| 2 | 利用RemoteViewServices实现沙箱逃逸权限提升 |
| 3 | 已公布完整PoC及利用代码 |
🛠️ 技术细节
利用私有框架RemoteViewServices中的PBOXDuplicateRequest函数,通过构造特制请求绕过沙箱限制
在目标系统中执行特定代码触发漏洞,获得沙箱外执行权限
建议及时升级macOS到最新版本,避免使用此PoC进行攻击
🎯 受影响组件
• macOS系统中的RemoteViewServices私有框架
💻 代码分析
分析 1:
PoC包含完整响应调用的Objective-C代码,利用dlopen与dlsym调用私有API
分析 2:
测试用例已验证可在模拟环境中实现沙箱逃逸
分析 3:
整体代码结构清晰,逻辑可行性高,具有实战复现价值
⚡ 价值评估
展开查看详细评估
该漏洞能实现远程沙箱逃逸,具有完整利用代码,可在影响版本环境中轻松复现和利用,威胁极大,属于高价值安全漏洞
CVE-2025-8971 - itsourcecode旅游管理系统SQL注入漏洞
📌 漏洞信息
| 属性 | 详情 |
|---|---|
| CVE编号 | CVE-2025-8971 |
| 风险等级 | CRITICAL |
| 利用状态 | POC可用 |
| 发布时间 | 2025-08-15 00:00:00 |
| 最后更新 | 2025-08-15 15:25:01 |
📦 相关仓库
💡 分析概述
该漏洞存在于itsourcecode在线旅游管理系统1.0的/admin/operations/travellers.php文件中,位于val-username参数,允许远程攻击者通过精心构造的SQL注入Payload执行任意SQL命令,可能导致敏感信息泄露或远程代码执行。利用者开发了完整的可用攻击代码,通过时间延迟检测和响应内容检测确认漏洞,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 关键发现
| 序号 | 发现内容 |
|---|---|
| 1 | 漏洞点在travellers.php中的val-username参数,存在SQL注入 |
| 2 | 攻击可远程执行SQL命令,影响广泛且危害严重 |
| 3 | 利用条件:目标系统未进行SQL注入防护,能模拟请求提交Payload |
🛠️ 技术细节
利用逐步构造恶意SQL Payload,通过时间延迟和响应内容检测注入成功
利用curl模拟多种Payload,检测响应中的错误信息或延时执行
建议修复方案:参数化查询,使用准备语句,过滤输入内容
🎯 受影响组件
• itsourcecode Online Tour and Travel Management System 1.0
• /admin/operations/travellers.php
💻 代码分析
分析 1:
代码中存在注入点,利用上传的Payload进行SQL注入测试
分析 2:
利用时间延迟检测响应,通过比较正常请求和注入请求的响应时间确认漏洞
分析 3:
代码编写质量良好,具有明显的测试用例和验证逻辑,具备完整利用链
⚡ 价值评估
展开查看详细评估
此漏洞影响广泛使用的旅游管理系统核心功能,攻击可实现远程SQL注入,导致敏感信息泄露甚至远程代码执行。攻击代码完整,具备使用价值。已验证利用可行,并且有详细实现,符合高危漏洞的定义。
CVE-2025-0411 - 7-Zip MotW绕过漏洞,影响7-Zip相关版本
📌 漏洞信息
| 属性 | 详情 |
|---|---|
| CVE编号 | CVE-2025-0411 |
| 风险等级 | CRITICAL |
| 利用状态 | POC可用 |
| 发布时间 | 2025-08-15 00:00:00 |
| 最后更新 | 2025-08-15 14:33:43 |
📦 相关仓库
💡 分析概述
CVE-2025-0411为7-Zip软件存在的漏洞,使得攻击者可以绕过Mark-of-the-Web (MotW)机制,从而可能实现任意代码执行,影响系统安全。漏洞利用主要通过构造特定压缩包,误导7-Zip在提取文件时未正确传递MotW标记,导致后续文件具有未授权的执行能力。
🔍 关键发现
| 序号 | 发现内容 |
|---|---|
| 1 | 漏洞核心为绕过MotW机制,可能被用来执行恶意代码 |
| 2 | 影响7-Zip对压缩文件的处理,尤其是带有MotW标记的压缩包 |
| 3 | 利用条件为攻击者构造特制的压缩包,用户无需特殊权限即可触发 |
🛠️ 技术细节
漏洞原理:7-Zip在解压含MotW标记的压缩包时未正确传递Zone.Identifier信息,导致解压后文件未继承MotW,从而绕过安全警告。
利用方法:攻击者制作特殊压缩文件,诱导受害者解压,后续执行被绕过的文件可能造成代码执行。
修复方案:更新7-Zip到修复版本(如24.09及以上),确保MotW标记在解压后正确传递。
🎯 受影响组件
• 7-Zip压缩文件处理模块
💻 代码分析
分析 1:
包含已发布的POC验证代码,具备实际利用场景。
分析 2:
代码质量良好,易于理解与复现,包含测试用例。
分析 3:
POC代码较为完整,能有效展示漏洞利用流程。
⚡ 价值评估
展开查看详细评估
漏洞影响普及率高,有明确的利用途径和POC,可能导致远程代码执行,属关键安全事件。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 AI 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文章中的观点和建议不代表作者立场,使用本文信息需自行承担风险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