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Sentinel-AI/results/2025-09-16.md
ubuntu-master 25e63969d6 更新
2025-09-16 12:00:01 +08:00

33 KiB
Raw Blame History

安全资讯日报 2025-09-16

本文由AI自动生成基于对安全相关仓库、CVE和最新安全研究成果的自动化分析。

更新时间2025-09-16 10:39:18

今日资讯

🔍 漏洞分析

🔬 安全研究

🎯 威胁情报

🛠️ 安全工具

📚 最佳实践

🍉 吃瓜新闻

📌 其他

安全分析

(2025-09-16)

本文档包含 AI 对安全相关内容的自动化分析结果。概览

CMD-Exploit-CVE-2024-RCE-AboRady-FUD-25765-Injection - CVE-2024 RCE 漏洞利用工具

📌 仓库信息

属性 详情
仓库名称 CMD-Exploit-CVE-2024-RCE-AboRady-FUD-25765-Injection
风险等级 HIGH
安全类型 攻击工具
更新类型 SECURITY_CRITICAL

📊 代码统计

  • 分析提交数: 5

💡 分析概述

该仓库是一个针对CVE-2024远程代码执行漏洞的利用工具开发项目。它利用cmd命令注入技术实现无痕执行并尝试绕过检测。由于没有提供具体的CVE编号和漏洞细节所以其潜在的影响范围和利用方式无法确定。由于该项目是专门用于漏洞利用应谨慎使用。

🔍 关键发现

序号 发现内容
1 功能定位针对特定CVE漏洞的RCE利用工具可能用于渗透测试。
2 更新亮点cmd命令注入技术力求绕过检测实现无痕执行。
3 安全价值:可能帮助安全研究人员和渗透测试人员评估目标系统的安全性。
4 应用建议: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下进行测试,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5 漏洞利用方式通过cmd命令注入实现远程代码执行

🛠️ 技术细节

技术架构利用cmd命令执行漏洞结合绕过检测的技巧。

改进机制通过cmd exploit、cmd fud技术尝试绕过安全防护。

部署要求需要针对特定的CVE漏洞进行配置和调整。

🎯 受影响组件

• 受影响的系统组件:取决于目标漏洞。
• 安全防护组件:尝试绕过的检测机制

价值评估

展开查看详细评估

该工具专注于RCE漏洞利用如果实现成功具有较高的安全价值可用于评估系统安全性。但是因为没有提供具体的CVE编号和漏洞细节风险较高需要小心使用。


CVE-2025-31258 - macOS沙箱逃逸 (部分)

📌 漏洞信息

属性 详情
CVE编号 CVE-2025-31258
风险等级 HIGH
利用状态 POC可用
发布时间 2025-09-15 00:00:00
最后更新 2025-09-15 20:02:59

📦 相关仓库

💡 分析概述

该仓库提供了CVE-2025-31258漏洞的PoC旨在通过RemoteViewServices实现macOS沙箱的部分逃逸。仓库包含了完整的Xcode项目代码结构清晰提供了编译和运行的示例。PoC的核心在于利用RemoteViewServices框架共享视图和数据的特性可能被用于绕过安全检查。README.md文档详细介绍了PoC的安装、使用方法和漏洞细节并提供了缓解措施。更新内容主要集中在README.md文档的完善增加了项目概述、安装步骤、漏洞细节的说明以及贡献和许可信息方便用户理解和使用PoC。该PoC尝试通过PBOXDuplicateRequest绕过沙箱但效果有待验证。

🔍 关键发现

序号 发现内容
1 PoC利用RemoteViewServices框架尝试逃逸macOS沙箱。
2 PoC代码结构完整提供了Xcode工程。
3 PoC通过PBOXDuplicateRequest函数进行操作可能存在绕过沙箱的风险。
4 README.md文档提供了详细的安装和使用说明。

🛠️ 技术细节

漏洞利用的核心在于调用RemoteViewServices框架的PBOXDuplicateRequest函数。

PoC代码尝试通过修改或创建文件来验证沙箱逃逸。

PoC需要用户授权访问Documents目录增加了使用门槛。

🎯 受影响组件

• macOS操作系统
• RemoteViewServices框架

价值评估

展开查看详细评估

该PoC演示了macOS沙箱逃逸的一种可能性虽然是部分逃逸但对于安全研究和漏洞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理解macOS安全机制和潜在的攻击面。PoC提供了可运行的代码降低了理解和复现的门槛。


CVE-2025-21333 - Windows vkrnlintvsp.sys 漏洞分析

📌 漏洞信息

属性 详情
CVE编号 CVE-2025-21333
风险等级 CRITICAL
利用状态 POC可用
发布时间 2025-09-15 00:00:00
最后更新 2025-09-15 23:47:26

📦 相关仓库

💡 分析概述

该仓库提供了CVE-2025-21333的PoC代码旨在演示Windows 11系统上的一个堆溢出漏洞。该漏洞位于vkrnlintvsp.sys驱动程序中攻击者可以通过构造恶意数据触发溢出进而控制I/O环缓冲区实现任意读写。 PoC利用WNF状态数据和I/O环IOP_MC_BUFFER_ENTRY。 仓库代码结构清晰README文档详细介绍了漏洞原理、利用方法以及编译运行步骤。 漏洞分析表明该漏洞已被检测到被威胁行为者主动利用。PoC代码的更新主要集中在README文档的修订包括更新下载链接和使用说明以及更正资源链接。 漏洞的潜在危害是允许攻击者完全控制系统,因此具有很高的威胁价值。

🔍 关键发现

序号 发现内容
1 漏洞是vkrnlintvsp.sys驱动程序中的堆溢出。
2 PoC利用I/O环缓冲区溢出实现任意地址读写。
3 攻击者可以利用该漏洞获取系统控制权。
4 漏洞已被检测到被威胁行为者主动利用。

🛠️ 技术细节

PoC通过在Paged Pool中分配_IOP_MC_BUFFER_ENTRY指针数组并利用堆溢出覆盖其中的指针使其指向用户态内存。

通过_BuildIoRingWriteFile()和_BuildIoRingReadFile()可以实现内核任意地址读写。

PoC利用WNF状态数据触发漏洞控制I/O环缓冲区。

该漏洞影响Windows 11 23h2版本可能也影响24h2版本。

🎯 受影响组件

• vkrnlintvsp.sys (Windows 11)

价值评估

展开查看详细评估

该漏洞允许攻击者在Windows 11系统上实现任意代码执行进而完全控制系统且已有相关攻击利用具有极高的威胁价值。


CVE-2025-3515 - WordPress Contact Form 7 任意文件上传

📌 漏洞信息

属性 详情
CVE编号 CVE-2025-3515
风险等级 CRITICAL
利用状态 POC可用
发布时间 2025-09-16 00:00:00
最后更新 2025-09-16 02:10:30

📦 相关仓库

💡 分析概述

该仓库提供了一个Docker化的WordPress环境用于复现和验证CVE-2025-3515漏洞。漏洞存在于Contact Form 7插件的drag-and-drop-multiple-file-upload-contact-form-7组件中允许攻击者通过上传恶意文件实现任意代码执行。仓库包含详细的Docker配置和初始化脚本简化了漏洞的复现过程并提供了Nuclei扫描模板。仓库主要功能是创建一个可用于测试和验证CVE-2025-3515漏洞的WordPress环境。更新内容主要集中在完善Docker环境的配置和初始化脚本确保漏洞环境的快速搭建和稳定运行。漏洞利用方式为攻击者上传恶意文件如PHP或phar文件触发代码执行。攻击者首先利用Contact Form 7的上传功能上传恶意文件。通过构造特定的请求触发服务器执行上传的恶意文件。如果服务器配置允许攻击者可以获得对服务器的控制权。

🔍 关键发现

序号 发现内容
1 WordPress Contact Form 7插件存在任意文件上传漏洞。
2 该漏洞允许攻击者上传恶意PHP或phar文件。
3 成功利用该漏洞可导致远程代码执行RCE
4 Docker环境简化了漏洞复现和测试过程。
5 提供了详细的配置和初始化脚本,方便快速搭建漏洞环境。

🛠️ 技术细节

漏洞原理drag-and-drop-multiple-file-upload-contact-form-7插件在处理文件上传时未对上传的文件类型进行充分的验证导致攻击者可以上传PHP或phar文件。

利用方法攻击者构造包含恶意代码的文件并通过Contact Form 7的上传功能上传该文件。通过访问上传文件的URL或者利用其他方式触发该文件执行从而实现代码执行。

修复方案更新至修复了漏洞的插件版本。加强文件类型验证限制上传文件的类型。配置Web服务器禁止执行上传目录下的脚本文件。

🎯 受影响组件

• Contact Form 7 插件
• drag-and-drop-multiple-file-upload-contact-form-7 插件(<= 1.3.8.9版本)
• WordPress 核心
• Apache Web服务器

价值评估

展开查看详细评估

该漏洞危害严重可导致服务器被完全控制。Docker化的环境极大地简化了漏洞的复现和测试过程降低了利用门槛提高了漏洞的实战价值。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由 AI 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文章中的观点和建议不代表作者立场,使用本文信息需自行承担风险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