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 of
https://github.com/Hxnxe/CyberSentinel-AI.git
synced 2025-11-05 17:32:43 +00:00
2.7 KiB
2.7 KiB
每日安全资讯 (2025-10-29)
今日未发现新的安全文章,以下是 AI 分析结果:
AI 安全分析日报 (2025-10-29)
本文档包含 AI 对安全相关内容的自动化分析结果。概览
CVE-2023-6019 - Ray Dashboard 命令注入漏洞
📌 漏洞信息
| 属性 | 详情 |
|---|---|
| CVE编号 | CVE-2023-6019 |
| 风险等级 | HIGH |
| 利用状态 | POC可用 |
| 发布时间 | 2025-10-28 00:00:00 |
| 最后更新 | 2025-10-28 20:08:33 |
📦 相关仓库
💡 分析概述
该仓库构建了一个Ray Dashboard的漏洞复现环境,包含前端、监控、WAF等组件。核心漏洞在于前端通过POST请求将用户输入的cpu_profile参数发送到后端的监控服务,监控服务直接将该参数拼接到系统中执行的命令中,导致命令注入漏洞。 提交的代码中,添加了Dockerfile,python脚本以及docker-compose.yml文件,构建了完整的漏洞环境。 前端dashboard.py文件接收用户输入,并发送payload到后端。 monitoring/request_monitor.py模拟了漏洞存在,waf_filter.py文件实现WAF功能。 漏洞利用方式为构造恶意的cpu_profile参数,如使用分号、逻辑运算符拼接恶意命令。 WAF可以检测一部分payload,但是绕过方式较多。
🔍 关键发现
| 序号 | 发现内容 |
|---|---|
| 1 | 漏洞产生于Ray Dashboard的cpu_profile参数未进行有效过滤。 |
| 2 | 攻击者可以通过构造恶意的cpu_profile参数进行命令注入。 |
| 3 | WAF虽然存在,但防护能力有限,易被绕过。 |
| 4 | 该漏洞允许攻击者执行任意系统命令,危害严重。 |
🛠️ 技术细节
漏洞原理:前端dashboard.py接收用户payload,通过POST请求发送到后端,后端monitoring/request_monitor.py没有对cpu_profile参数进行过滤,直接拼接执行,导致命令注入。
利用方法:构造包含系统命令的payload,如'test; ls -la','test && whoami',通过POST请求发送到/api/launch_profiling接口。
修复方案:后端对cpu_profile参数进行严格的输入验证和过滤,禁止执行危险命令。WAF规则需要加强。
🎯 受影响组件
• Ray Dashboard 前端 (frontend)
• Ray Dashboard 监控服务 (monitoring/request_monitor.py)
• WAF (mitigation/waf_filter.py)
⚡ 价值评估
展开查看详细评估
该漏洞允许远程代码执行,攻击者可以完全控制系统。虽然有WAF,但其防护能力有限,且环境搭建简单,利用门槛较低,因此威胁价值高。